尘封三年的新型煤化工项目终于破冰。有消息称,3月以来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
2009年5月,因新型煤化工技术不成熟、耗水耗能多、投资规模大、经济性不确定等诸多原因,国家叫停相关项目审批,同时规定3年内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项目试点。即便此次放行属实,但困扰新型煤化工产业化的前述几大掣肘并未完全隐退。《金证券》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煤化工的发展步伐应慢些、稳健些的声音屡屡出现。
10大项目据说拿到路条
民企泼冷水
3月以来10大新型煤化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的消息,迅速引发机构浓厚兴趣。据悉,这些项目投资总额在2000亿-3000亿元,包括5个煤制天然气、4个煤制烯烃和1个煤制油项目。
有机构分析师对《金证券》记者兴奋地说,2013年新型煤化工政策极有可能开闸,试点范围将扩大。理由是:随着示范项目推进,部分煤化工技术取得突破,并逐渐成熟;已运行的部分试点项目可以量产并实现盈利,表明试点取得初步成功;三年不审批新项目的期限已过。
10大项目获批若属实,无疑让各地上报的其他近百个同类项目有了指望。据了解,这些项目“十二五”期间规划总投资规模达2万亿,目前多数在做前期技术比选,只是苦于没拿到路条。不过民企显然异常冷静。“现在投身新型煤气化的,绝大多数是央企。我们是民企,更注重技术可靠、运转安全和盈利持续。行业内有些企业做了很多前沿性的东西,但这些东西现在来看并不成功。我们做了深入的调研,决定坚决不上这些项目。”某大型化工集团技术部总监对《金证券》记者称。
他透露,现有煤制油、煤制气项目里面的催化剂、反应器,其在大型化、技术专有化方面并不成熟。现在部分工业化装置取得成功,只能说明工艺打通了,但效益性、稳定性都有待考证。中国化工研究比较弱,自主研发了一部分、从国外技术转化了一部分,但短期消化吸收不可能一下子成功。指望短时间内项目就大型产业化,不切实际。
神华煤化工赚钱难复制
其他公司仍在攻关
神华集团是煤化工的大户。涉足包头煤制烯烃、鄂尔多斯20万立方米/年煤制气、陕西榆林120万吨/年煤制烯烃、呼伦贝尔的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等。其中,总投资额170亿、2011年初商业化运营的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吸金能力最强,因此被市场预期会注入中国神华上市公司,而备受市场瞩目。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2011年包头项目累计生产聚烯烃50万吨,实现营收51亿元,利润10亿元;去年上半年,平均生产负荷提至90%以上,销售收入31亿元,利润6亿元。
“神华包头项目原料很便宜,每吨煤的坑口价仅几十元,就算煤价持续下跌,其他公司每吨采购成本也要三四百元,这是神华最大的优势。”那位大型化工集团技术部总监对《金证券》记者表示,言语间很是艳羡。相比之下,其他涉足新型煤化工的上市公司,则陷入“只见投入不见盈利”的尴尬境地。大唐发电也是煤化工急先锋,手上的多伦煤化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第一系列产出合格天然气,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空分装置具备试车条件。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对《金证券》记者透露,这些煤化工项目还未投入商业运行,2013年可能逐步释放业绩。
华鲁恒升有5万吨/年合成尾气制乙二醇项目,2012年5月打通装置后开工率一直处于低位,产品质量也不高,未达到聚酯级标准。2012年12月,该装置停车技改,催化剂问题解决,目前正在进行产品纯度方面的改进。公司内部人士对《金证券》透露,“乙二醇还处于技术攻关阶段,工艺包是从国外买的,自己进行后期研发。目前有许多的技术途径,还不大完善,行业内普遍采取边建设、边研发、边攻关的做法。”
丹化科技同样煎熬。公司证券部人士称,“3年前公司介入乙二醇项目,中间遭遇诸多技术瓶颈。”去年下半年终于有了曙光,乙二醇产品的紫外透光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年末生产负荷提升至85%以上,当年共生产乙二醇10.11万吨。据悉,2012年乙二醇营业成本6.09亿元,营业收入6.19亿元,盈利1030万元,毛利率为1.66%。公司人士对《金证券》记者承认,煤制乙二醇项目工业化应用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先用境外油气资源是正道
“富煤”论调属误导
“科研转化成生产力要经过小试、次中试、中试,再放大5倍、10倍和100倍。我们现在积累了几十个成功小试的技术,但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寥寥无几,也就3-5个,而且代价很高,我们人员素质也不次于国企。”前述化工集团技术部总监对《金证券》记者强调,自己不看好资本市场冲着煤化工所谓的巨大前景投资,并判断新型煤化工的产业化需要一段时间、甚至几代人努力,起码3-5年内不会有所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煤化工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其根基源于“富煤少气贫油”的定论。对此,清华大学化工系金涌院士在一次内部交流中提出异议,认为全世界的煤可供人类使用200年左右,中国煤存储量世界第一,但人均只有世界人均的45%,因此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上述技术部总监也担心,“国内这么大规模地开采煤炭,等到煤制油、煤制气大规模产业化时,或许煤就没了。煤化工终究是替代能源,不如现在先用俄罗斯、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用完了没准新能源就研究出来了,同时也给国内留有充裕的时间,把煤化工研究透。”
对于此次煤化工项目审批集中开闸,也有消息人士透露,这批项目是前任发改委主任在任时批复的,其余未批复的项目,还需看新一届政府对煤化工的态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公开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并不希望煤化工行业急于扩大规模,而是把重点放在升级示范方面。”通过示范项目而掌握一批产业化技术,同时探索出发展煤化工的工艺和管理流程,为今后大的发展做充分准备。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