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硝酸铵产业链较为简单,硝酸铵生产企业大多有上游硝酸生产装置。2009年我国硝酸铵年产能为520万t,2010年增至640万t。2011年我国共有硝酸铵生产企业35家,硝酸铵年产能为750万t,年产量482万t,在建年产能110万t。我国硝酸铵70%以上是以煤为原料,不足30%的以天然气为原料。国内硝酸铵产能最大的5家企业分别为广西柳化、云南解化、陕西兴化、石家庄金石和四川金象,其他年产能较大的还有河南晋开、内蒙古乌拉山、山西太化、河北正元、山西天脊等,前10位厂家的年产能为423万t,约占总产量的56.4%。
表1中河北石家庄晋煤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硝酸铵装置均于2011年年底建成,当年正处于试车阶段,所以没有产量或者产量极少,2012年已逐步实现达标达产。2011年产能有所下降是因为山西阳煤集团太化公司30万t/a硝酸铵产能因企业搬迁而退出,及部分新建或扩建项目因各种原因未能按计划投产所致。
2002年国务院发布52号文规定不再批准设立新的硝酸铵化肥企业,但允许业内企业扩建。硝酸铵属于"危险爆炸物品",其的销售、购买、使用等环节纳入民爆器材管理。对硝酸铵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销售、储存与流通环节实施了严格的审批与监管,使硝酸铵行业没有像尿素、磷肥等农用化肥行业那样因持续扩张而产能大量过剩。新建生产线也须经过国家公安和安全部门的批准,因此,硝酸铵前几年产能扩张相对有序,年均增加30万t左右,过剩程度降低。硝酸铵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当遇到国家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以及国内外骤然增加的需求时,2009-2011年连续3年的大牛市行情,使绝大多数硝酸铵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原本并不起眼的硝酸铵行业,产能迅速扩张。
我国硝酸、硝酸铵行业当前正面临蓬勃发展阶段,在解决了工艺、机组、专用设备等关键问题后,工艺、设备全部国产化为我国硝酸、硝酸铵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发展条件。随着法国GP、德国伍德的双加压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国内的多家设计单位和使用单位掌握了双加压生产工艺技术的设计,并且在GP、伍德工艺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在装置产能、余热利用、尾气排放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破解了国内硝酸发展的瓶颈。硝酸工艺、设备技术的突破,也使得硝酸铵生产能做到成本低投资和装置全面国产化。
相比于一般行业,硝酸铵行业的准入难度确实很大,但由于利润高,刺激了工业硝酸铵扩产的欲望,也难以挡住新增产能的增加,企业普遍采用两种方式增加产能:一是扩产,二是新建。2012年新建装置年产能约有150万t的硝酸铵集中释放,可供资源量大幅度增长,产能激增隐患渐显。因此,市场将会出现异常激烈的竞争局面,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幅度下滑。2012年,如果内蒙古大唐鼎旺、湖北宜化、山西阳煤丰喜、湖南金宏泰肥业等数套硝酸铵项目能按期建成投产,国内硝酸铵产能将由2011年的750万t/a再增150万t/a,达900万t/a。产量将有可能由2011年的482万t增至565万t,将再创历史新高。河南煤气集团义马气化厂、神华乌海能源硝酸铵项目也将于2013年建成,新增产能会制约硝酸铵市场价格上扬,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露端倪。
来源: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