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围环境来看,十月上旬原油市场偏强运行,而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贬值及整体大宗商品氛围的火爆,带动了近期乙二醇的上涨。基本面看,港口到货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整体库存水平稳中降低,总基数偏少;需求端,下游聚酯开工、产销两旺,且工厂整体现金流较为宽裕,产品本身供需端良性循环。”与会的华东地区的一位贸易商表示,近期乙二醇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基本面的支撑和外围环境的带动。
“今年以来,乙二醇的进口量减少了100万吨左右。”安迅思信息经理沈宁表示,因国外装置集中检修、国内自给率小幅提升、下半年的需求好于上半年和供应偏紧导致近期乙二醇的上涨。
据悉,乙二醇现货价格近年来的波动幅度一直较大,2010-2015年,乙二醇的年均价格波动幅度达50%,产业客户规避价格风险的意愿很强,但目前只能通过地方性类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选择在电子交易平台,是我们企业无奈选择,如果有了期货品种,我们肯定就到期货市场保值了。”一位行业人士坦言。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乙二醇的市场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产业地位十分重要。但同时,价格波动较大,行业平均利润只有5%左右、难以覆盖价格波动,行业避险需求十分强烈。“聚酯产业企业套保目前只能使用PTA期货,只能锁定部分原料成本。如果乙二醇期货上市,企业和贸易商则能够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现货交易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华东地区某企业人士表示,乙二醇期货上市后和兄弟品种相互补充,可以使得产业有了更完备的避险链条,有助于促进相关品种功能的更好发挥。
而且从已经上市的塑料、PP、PTA、甲醇等化工品种经验来看,在上市相关期货品种前后,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并未出现显著增长或显著差异,相反,有了期货工具后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稳定经营。
据了解,目前,由于煤制乙二醇产品上市时间不长,品质不够稳定。同时,煤制乙二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不够稳定,产能不足,大多无法连续稳定满足下游聚酯企业的消费需求。因此,聚酯企业未能广泛接受煤制乙二醇产品作为原料。从乙二醇期货合约及规则草案了解到,由于市场流通的煤制乙二醇无法达到交割质量标准,也不会进入期货市场。
市场人士认为,期货上市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煤制乙二醇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最终得到下游聚酯企业的广泛接受。通过上市乙二醇期货,可以市场化的手段促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产能再平衡。
“虽然乙二醇对外依存度较高,但并不具备垄断现货的条件。”沈宁说。从进口所占份额来看,相关企业都不具备绝对垄断的市场份额。同时,2010年至今,受国内乙二醇新装置投产等因素影响,主要进口来源地如沙特和台湾进口量占我国消费量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乙二醇总体产能过剩较为明显,开工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随着未来新增产能的投产,产能过剩的现象可能更加明显,更不具备市场垄断的大环境。”与会的一位行业专家表示。
“乙二醇上期货的话,有望提高国内市场定价话语权。”上述行业人士表示,由于期货市场中形成的价格可以真实地反映供求状况,可以为现货市场提供参考价格,有利于形成一个对国外供应商指导和约束作用的价格标准,提高国内乙二醇市场主动权。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推动相关期货品种上市,并积极参与期货交易已成为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最优市场化选择。记者还了解到,化纤行业产品,如涤纶短纤的价格波动也很大,甚至远超乙二醇现货价格的波幅,部分化纤企业表示,未来化纤企业在乙二醇期货市场可以锁定生产成本,同时也希望能够上市涤纶短纤期货,这样就可以在涤纶短纤期货市场锁定成品销售利润,从而利用市场化手段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实现稳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