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聚氯乙烯PVC行业在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不足的双重打压之下,目前在产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只有60%左右。再加上原材料、能源成本较高,东部沿海省份的电石法PVC企业过得更加艰难。目前东部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各自寻找出路与突破口。”在近日由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主办的2012年全国聚氯乙烯行业技术年会上,浙江大学的黄志明教授告诉记者。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移方面双重发力的企业。该公司研发中心一位主任工程师告诉记者,“总体来说,电石法PVC在东部沿海地区一直在萎缩。东部氯碱企业要生存,就必须调整产品结构,寻求差异化。因为我们这里的电石价格与西部比根本没有优势,所以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搞一些特种树脂。氯化聚氯乙烯CPVC就是特种树脂的一种。我们在上PVC装置的同时就规划上CPVC装置了。今年我们索性将原来的10万吨/年电石法PVC装置拆掉了,在东部只做特种树脂。拆掉的10万吨/年装置准备往西部转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杭州电化集团一直在考虑转型和突破的问题,最终确定向西部进军的战略,利用西部地区人工及原材料成本低于东部地区的优势,减轻经营压力。据介绍,该公司计划在西部投资的电石法PVC项目规模为100万吨/年。
“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头。我们计划投资新疆,通过以公司的管理经验及技术积累入股的方式去跟当地兵团合作,预计总投资将达百亿元。而在东部,公司则专注于一些跟氯碱相关的小而精、附加值高的衍生品,包括已有的CPVC及电子化学品、双氧水等规模相对小而安全环保压力相对较轻的产品。”这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以规模求发展的传统模式已无法让东部企业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结合多方资源求发展。”
有的企业通过战略转移实现突破,也有的企业试图以改变原料路线求生。
冀中能源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分公司经理王洪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原来有11万吨/年电石法PVC装置和12万吨/年以进口二氯乙烷为原料的乙烯法PVC装置,由于进口二氯乙烷只有260美元/吨左右,所产PVC比电石法PVC的成本要便宜约1000元/吨。所以我们正在上马40万吨/年乙烯法PVC,将于明年底后年初建成,总投资达30多亿元。届时,企业计划关掉原来的电石法装置。目前东部企业除了转型没有别的出路,这是东部电石法PVC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看好乙烯法的PVC企业不少。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PVC厂厂长王凯也告诉记者,他们的40万吨/年乙烯氧氯化法PVC项目也已经启动,由英力士公司提供关键技术。目前项目正在土建阶段,长周期设备也已经签订合同,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预计明年年底开车。
“3年前我们就有了转型的想法,3个月前终于破土开建。原来的16万吨/年电石法PVC装置到明年乙烯法装置开车前就会停掉。”王凯说。据介绍,该项目原料有两种选择,视上游价格情况而定。一种原料是乙烯,由于目前国外乙烯的价格低于国内,从国外采购的可能性比较大;另一种原料是二氯乙烷,裂解生产PVC,出于价格因素也可能从国外采购。
“其实沿海的电石法企业很多都已经转型了,我们转型之后会有几大好处:一是可以避免汞污染;二是能发挥港口优势,目前原料须从内蒙古和山西进行汽运,运费一年近亿元,工艺路线改变后,原料乙烯、二氯乙烷以及产品的运输外销都更方便和便宜;三是原料乙烯及二氯乙烷的价格相对现在有所降低;四是新工艺生产的牌号选择性更多,不再局限于国内通用的三型和五型,产品实现了多元化和差异化。”王凯表示。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