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规模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欧债危机不断发酵,很多行业都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其中服装行业也不例外,作为配套产业的服装印花行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笔者走访的很多企业都反应明显的感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是,印花行业的不景气,是不是真的可以“归罪”为金融危机。
印花行业的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此时国内的纺织印染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有印花生产能力的厂家屈指可数,无论是从工艺还是,技术,还是辅料都以外国为主。承印物与花色都较为单一,年产花布4—10亿米。近几年印染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基础印花工艺的入门“门槛”较低,大批的印花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我们在新机遇的面前过度的追求规模的发展而错失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种不合理的,激进式的发展为行业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小企业扎堆恶性竞争企业失去成长空间
服装印花在50年代初期主要以上海,天津,青岛。进入八九十年代国家在较大的一些省市开始投建印染厂,改革开放后广东、福建等地兴建其的印花厂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远远超过了上海、天津等地,也就是从那时起,印花行业的重心转向华南地区。
印花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很多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潜力,由于基础的印花工艺以人工,技术难度不是很大,而且建起一个小型的印花厂所需的成本也不是非常高,所以很多接触到印花这一行的人纷纷自主创业,开设其了自己的印花厂,于是一大批小型印花厂平地而起。
同地区同种规模与同种能力的印花厂越来越多,但是以地区为分割的订单数有限,实力相当的印花厂的印花水平与质量无太大差异,所以出现:“你家能做,我家也能做”的情况,彼此间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谁家的价格更低”,企业为了生存,企业往往只看重眼前的订单,所以不断压价格,于是整个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不断升级,企业利润越来越低,甚至部分企业在淡季的时候只能发放工人基本工资,艰难度日。
在市场竞争中我们都不能回避价值规律的作用,也无法回避市场竞争,更不能畏惧自然界的万能规律: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我们现有的中小企业都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但恶性竞争只能使企业走向灭亡。竞合概念的出现,是否能引发我们行业新的思考呢?
承揽业务单一缺乏竞争力
很多印花厂所能承揽的业务过于单一,只做主流产品,单一客户占比比较高,不考虑多维度发展。承揽业务单一就致使业务渠道单一,印花产业作为服装纺织的配套产业,决定了其代工的命运,代工命运的弊端就是受下游行业影响过大,部分主动权不在自己的手中。
承揽业务单一,使得很多印花厂的生意“好坏”受制于“给予”其订单的服装加工场,一定时期内,如果同类型的印花厂增多,订单被分割就导致其无法有其类型的业务来支撑自己存活下去,最后正能走向灭亡。
拓展业务链才能够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
发展迅速确无规章
印花行业的确在短期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拥先天的优势,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也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服装加工企业来中国做服装代加工,也确实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但是处于上升阶段的印花行业却没有相应的规范进行约束,工艺抄袭模仿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是导致同质化竞争原因之一。同行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最后导致同地区产业结构失衡。
印花业发展和相关行业关联度高,难度较其它产业大,被视为纺织业的“瓶颈”产业。所以对行业发展、规划,需认真对待,要清醒地认识看待产业几十年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客观的科学态度找准与国外的差距,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成本加大,外需减少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如果说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我们目前的生存状态,就不会出现部分企业始终订单满满,始终获利的情况。市场经济的最大赢家不是靠低价劳动力成本,而是凭借科技和资本实力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开发创新能力。在整体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不是埋怨行业的不景气,政策的不给力,而更多的是从企业自身出发,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内功,把资金用在设备的更新与新市场的开拓上,不断的提高自己除去价格之外的优势,拓展自己更多的业务渠道。
我国印花加工企业的规模始终以中小型的为主,“作坊式”的厂子较多,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必须要拥有具有规模性的企业作为“领航人”,如何发展,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如何在技术与管理上做出突破是整个印花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业界力量的凝聚,同行业的有效合作也出才是我们新的出路。
倒闭潮的出现让很多印花同行深感心痛,但市场倒逼的转型将使行业重新定位。这场金融风暴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反思的机会而不仅仅是考验。
来源:丝印特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