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 被国家“点名”后 互联网医疗加速走进“春天里” 2020-03-24 10:00:26  疫情暴发后,医院成了高危区域,大量非急症门诊关闭,求医不便的患者,开始转向线上问诊。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互联网医疗频频被点名。  据统计,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 编辑:scqlw 来源: 科技日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我国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 2020-03-11 09:54:41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李国利、宋星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对各类方案、技术状态、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 编辑:scqlw 来源: |1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全国第七 四川技术合同年度成交额逾1200亿元 2020-03-10 13:04:21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熊筱伟)省科技厅3月9日透露,2019年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216 2亿元,较上年增长21 11%,总额全国排名第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可以看到我省技术市场的三个特点— 编辑:scqlw 来源: 四川在线|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我国操作系统新旗舰正式起航 2020-03-05 11:08:34 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整合而成的麒麟软件横空出世  我国操作系统新旗舰正式起航  2019年12月6日,中国软件正式宣布整合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冰火麒麟合体。资料照片  当下,备受关注的国产操作系统的整合加快 编辑:scqlw 来源: 经济参考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新技术可减缓小鼠渐冻症进展 2020-03-01 22:10:13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CRISPR基因编辑方法,能够使一种导致遗传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突变基因永久失活。小鼠模型研究显示,这种新颖的治疗方法可以减缓ALS小鼠的病情 编辑:scqlw 来源: 科技日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我合成新型高活性高稳定性纳米金催化剂 2020-02-17 11:02:37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黄家辉研究员团队和乔波涛研究员团队与燕山大学孙科举教授团队合作,在金催化研究方面发展了一种兼具高活性以及高稳定性的纳米金催化剂合成新策略,为新型高稳定高活性纳米金催化 编辑:scqlw 来源: 科技日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12-09 09:07:55  新华社杭州12月8日电(记者魏一骏、许舜达)记者从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上获悉,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具备了启动高速试验线建设和后续产业落地的 编辑:scqlw 来源: 新华网|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高磁场超导磁体 2019-12-06 09:47:42  本报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吴月辉)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心磁场高达32 35特斯拉(T)的全超导磁体。该磁体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高温内插磁体技术,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 编辑:scqlw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AI赋能产业不能只靠算法 深度融合将成未来发... 2019-11-26 08:57:46  现在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从应用层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天花板,未来应把贝叶斯统计、可泛化的迁移学习、基于知识的自上至下的方法等真正地融合起来,融合发展将成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近日举行的 编辑:scqlw 来源: 科技日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人工智能首次实现 多重量子关联的同时分类 2019-11-19 08:38:44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成员李传锋、许金时等与国内同行合作,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研究量子力学基础问题,首次实验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多重非经典关联的同时分类。该成果 编辑:scqlw 来源: 科技日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最大万米级载人舱 2019-10-29 09:21:15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万米级载人舱成功建造完成,可搭乘3人下潜。这是目前世界上空间最大、搭载人 编辑:scqlw 来源: 中国青年报|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 2019-10-25 09:02:36  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记者谭元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 编辑:scqlw 来源: 新华网|0 评论数:0 [详细信息]
1976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65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